其他

干货丨【“互联网+教育”创新周】大咖讲教育: 教育如何面对新的产业革命?

2017-06-26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2017年6月,第三届科技教育·创享未来“互联网+教育”创新周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圆满落幕。本次创新周是在中国教育学会指导下,由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互联网教育商会承办,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年度“互联网+教育”盛会。创新周聚集了来自教育政策制定者、国内外权威教育专家、学者、一线实践者、企业家等共同探讨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体验最前沿的未来教育创新产品,共建“互联网+教育”管理规范与服务新业态,助推未来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互联网+教育”创新生态。


第三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为期15天,设有7大主题、11场创新论坛,举办了为期 3 天的教育产品创新展。63次主题演讲,累计近7000人次参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人民政府网、光明日报、腾讯教育、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100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300余次,线上通过直播平台、微信、微博近10万人次参与。


创新周期间,与会的专家学者就教育创新、互联网+教育等热门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就“教育如何面对新的产业革命?”做了精彩的演讲。


汤敏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 我国的教育是走在最前列的。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很快将要到达普及高等教育阶段。这也就是说在未来几年之后我国18岁到22岁的年轻人将会有一半以上的能够享受到大学教育。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教育投资也在迅速增加。2007年我国全社会的教育投资,包括政府,企业和家长对教育的投资才4.2万亿人民币,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2万亿人民币,十年增加了三倍以上。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产业革命时期。人工智能、新能源、高速移动互联网等一系列的新兴科技的突破性发展,对传统的就业市场会产生极大的冲击, 从而引起教育方式与就业市场的变化。例如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很可能会对就业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据说,2019年谷歌的自动驾驶将正式推向市场。大概在十年左右自动驾驶将会普及。对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福音。但是另一方面,上千万的司机将会失去他们的工作。几百万的快递小哥也会没工作。这只是现在正在出现的一系列的黑科技中一个自动驾驶技术。前天波音公司宣布,从明年开始将要测试自动驾驶飞机了。未来可能又是上百万的飞行员要失去他们的就业机会等。


 未来我们还有工作吗?牛津大学最近发表的一篇预测,大概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现有的77%的工作将会被智能机器人所替代。更令人担忧的是, 被替代不仅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包括很多的脑力劳动者,像会计、审计师、律师、记者等等都会失去现有的工作。


甚至于部分医生的工作都岌岌可危。最近IBM的沃森机器人在天津第三中心医院试了一次癌症的诊断。机器在十几秒钟就给一个晚期癌症病人开出了最新的治疗药方。医疗创新也在快速推进。每年光有关癌症的文献就44万篇。一个最努力的医生每年也只能看3千篇。而沃森几十秒钟就可以将之全部看完,而且还可以分类,把最精华的部分找出来。 


现在大家都非常焦虑,担心咱们花了几十年学的知识可能突然间就过时了。今天最可喜,但也最可怕的是知识以空前的加速度在更新中。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不久可能就会被淘汰。其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人们要有进行知识不断补充的渠道。遗憾地是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在理论上已经谈了多年,但一直还没成大气候。终身教育已经变成了每一个人与衣食住行一样重要的刚需。当然现在我们每天也都在学习,在补充知识。可是绝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在碎片化地,盲人摸象式的自我补课,不但成本很高,效果还十分有限。希望还是有的。互联网教育的最新发展给大规模的终身教育提供了一个可行方式。


为什么过去的终身教育基本不成功?原因至少有三:一是目前的继续教育以补学历为主,对于已经有了文凭的人来说意义不大。二是传统的课堂式的教学方式不适合在职人员学习。三是终身教育需要的知识面,技能面非常广,非常具体,这些知识与技能学校里能提供吗?教授们能讲吗?



2015年初,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开办了一个超级声乐慕课:“戴你唱歌”。每星期一、三、五,戴老师都请一个青年歌手做示范,他亲自点评。每节课25分钟左右,拍下来挂到网上。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这个网站的点击率已经高达四亿人次。每星期全国有近千万人跟着戴老师在学唱歌。


以互联网为媒介,由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用长期言传身教的方式,带领较大规模的徒弟们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与实践的方式叫做新师徒制。师徒制的培训方式也有着一些重大缺陷。师傅的水平决定了徒弟的水平。高水平的师傅能带出高水平的徒弟。反之,如果师傅的水平不高,带出的徒弟也好不到哪里去。“互联网下的师徒制”与传统的师徒制相比有一些根本的优势。首先是规模。一个大师级的好师傅可以带几万,几十万个徒弟,这就解决了大规模培训的问题。二是可以有很高的起点,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找最好的大师,让学习者能够直接学到这个领域中最好的,最先进的技术。三是成本很低,学习者不需要到学校去,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碎片化的时间就可以学习。由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分担视频拍摄的成本,师傅的课酬等等,每个学生分摊的学习费用可以非常低。四是还可以发挥兵教兵的优势。一个师傅带几十万个徒弟,很难亲自解答所有学生提出的问题。但徒弟之间可以在互联网上交流,兵教兵,有时效果还更好。美国哈佛大学在网上开的慕课,全世界几十万的学生在学习。你只要提出一个问题,平均20分钟内就有学生给你回答了。



     


今天,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新工业革命时代,哪个国家在终身教育上率先突破,那个国家就能培养出大规模的工匠与人才。关注人的成长,参与新的教育革命,是我们国家未来能够在世界竞争中保持先进地位的根本保证!

 

第三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精彩回顾

     


为期15天的“互联网+教育”创新周通过7大主题、11场论坛以及为期3天的教育产品创新展,引领教育行业人士共同探讨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趋势,展示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化创新产品,助力教育的创新发展,构建“互联网+教育”创新生态,现已圆满落幕。


精彩活动回顾


6月1日:

未来教育的发展在哪里?——第三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在北京隆重启幕


6月1日:

“新教学新范式”主题论坛——教育科技LINK校内外核心素养


6月2日:

2017教育+资本高峰论坛开幕!桃李资本推动教育产融结合


6月3日:

教师成长能否插上移动的翅膀?——"移动教研与教师成长"公益论坛在京闭幕


6月6日:

教育全媒体时代,你跟上节奏了吗?


6月7日:

大学教育如何改革创新?——2017大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6月12日:

冲破“鸽子笼”,迎来新教育 | 2017第三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新维度 新教室——教育+人工智能发展趋势论坛成功举办


6月14日:

“不忘初心” 发展创新—— 2017年“‘走班教学’管理智慧与实践”专题论坛圆满结束


6月15日:

人口红利再度来袭,早幼教如何强势崛起?


6月15日:

第三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圆满落幕


版权声明

本文系微信公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ID:zgc-mtb)”转载编辑文章,编辑后增加的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本公号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对其内容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快速审核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